唐朝人吃的“冰淇淋”

最近一部电影《杨贵妃:王朝的女人》,因为各种新闻话题成热搜头条。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极为昌盛的朝代,无论是穿衣还是饮食,时隔上千年,仍为现代人津津乐道。就连当今盛夏大人小孩子爱吃的冰淇淋,聪明智慧的唐朝人也已经幸福拥有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-
据《齐明要术》记载,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吃奶酪的历史了。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我们的古人就已经用奶酪制作出了类似于今天的冰淇淋-酥山。
酥,在中国古代就是奶油和奶酪的统称。酥山就是将奶油、糖冷冻后用挤奶油的器具将它们浇成一个个小山一样的形状,就像现在蛋糕店里的奶油雕花。经过冷冻后的酥山定型很好,晶莹剔透,巍峨多姿,上面还点缀些巧手裁制的小花、小树,远看就像一座洁白瑰丽的小山。而这小山吃起来时入口即化,甜香软糯,就连没牙的老太太也能吃得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-
酥山在古代一般由女性制作。“暖金盘里点酥山,拟望君王仔细看。更向眉中分晓黛,岩边染出碧琅玕。”这是和凝所作的《宫词百首》中的一首,意在刻画一位心灵手巧制作酥山的宫女。这样的精心制作使得酥山染上了几分高贵优雅的意味。而实际上,由于古代藏冰不易,往往只有皇宫贵胄才有能力挖大型冰窖来在夏天冷冻酥山,使得酥山在另一方面确实代表了一种优雅和格调的生活。从和凝的另一首宫词“纱窗暖,画屏闲,亸云鬟,睡起四肢无力,半春闲。玉指剪裁罗胜,金盘点缀酥山”便可知。
民间的酥山,一般用本色的奶油制作,所以呈现为晶莹的奶白色,被称为“雪岫”。而宫廷的酥山则染有各种颜色。“红酥点得香山小,卷上珠帘日未西”。宋时词人陆游也有词云:“红酥手,黄藤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”形容酥山如美人的手一样柔软莹丽,由此可见酥山色泽之美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-

还有传说酥山是由于古代某个在冬天忘记收奶桶的牧民发明出来的。后来的马可波罗将酥山传播到西方,更是引起古代欧洲人对酥山的热爱并由此流传开来。今天的酥山,已化身为各种形状和口味的冰淇淋,带给全世界人民美味的享受,这是当初的发明者想象不到的吧。现在想要品尝正宗美味的冰淇淋只需要来我们柠檬工坊就可以了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15252482421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——9:30-18:30